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

拜田頭


自從上次看到村子裡拜駁,舉行水神的尾牙,老人家與神明對話的場面,有時我就會想,對這裡來說,信仰是什麼樣的呢?
幾個月前,螞蟻放在準備整修的居處裡的一整批工具被偷走了,新買的空壓機、空壓機、角切機、以前搜集的釘槍、修邊機、砂紙機被拿個精光,熱鍋上的螞蟻報了警,剩下的也求助無門,見到主委就跟他說了整件事的發生。
主委聽完了之後跟我們說,可以去跟三官大帝講,讓如果是真的有需要而拿走這批東西的人,可以幫到他們。但是如果是因為貪心,多拿了人家的東西,將來也需要償還。
我想到,阿,這裡的信仰或許是人們放在心中,給予寬容、公正、道德的那把衡量的尺吧。
兩個禮拜前,青松大哥跟我們說,主委要帶她跟美虹姐去問三官大帝事情。
因為前一陣,主委在田裡覺得不對勁,主要不是身體上很不舒服,而是覺得有什麼很重要的事沒做,心神不寧。青松大哥也覺得那一陣子怪事一堆,不是開車撞到燕子,就是撿到綠繡眼的屍體,剛好在白鼻心被路殺的那一天稍早,他約了主委,兩人要跟對方講的都是同一件事,就是可能要來帶領當地新進的小農一起拜田頭,拜好兄弟、拜老大公、拜土地公伯。因為這些地方在從前,以一份地,一整個區塊,而不是現在切割方正的一分為單位時,墾荒的人,耕種的人就會在這一份地特別不平靜的地方按時祭拜。但是經歷過休耕,田地轉租給新農,這個習慣不一定為新來的耕作者所知,也就疏忽了。
青松大哥說,從前人來宜蘭拓墾時,身上最重要的就是兩樣東西,一個是手上的鋤頭,另一個就是背上的神明。來這裡種田,一定會離自然更近,也就離這些神靈更近。而我們可能已經遺忘要如何跟神靈跟自然對話,要重新學習如何與之相處,互相尊重。
在商量好要帶新農拜田頭,但時間還沒落定的那一陣子,又是人員無傷但是飽受驚嚇的小車禍不斷,在青松夫婦與一輛機車擦撞的隔天,主委趕緊帶他們到三官宮問神。
三官大帝吃素,在問神之前,平時有吃葷食的我們,在廟旁洗蔬果供品的洗滌處先漱口,把嘴裡的肉味漱掉。
然後美虹姐把姓名地址寫在紙上,由主委負責問,美虹姐來擲筊,向三官大帝請示。
聽主委仔細的向三官大帝說發生了什麼事:發生了一件小車禍,這個因果,是為何而來?請三官大帝,神機妙算,慈悲靈感,讓我們知道。是不小心,自己要注意,還是有事要告訴我們,請現杯指示。
過程謹慎,甚至重複的敘述了幾次要問事的緣由,似乎要藉由一次一次的訴說,讓聲音確實的被聽見。
在過程中我注意到主委是打著赤腳在廟裡走動。
我想到,阿,這裡的信仰應該就是日常吧,是日常中一個對話,商量的對象。
主委把問題清楚的切分成可以由聖筊、笑筊、怒筊回答的問法,並且依照回答,再提出更多問題,一步一步逼近最後回答的輪廓。
擲筊指示,需要進行祭拜,並且要快,不能拖。
接下來繼續擲筊,一一決定時間、供品金紙的數量。在問到紙錢時遇到了困難,問不出來。
主委問過,是需要廟方來準備金紙嗎?還是由參加的小農各自準備?或是由小農派一位代表來準備?準備的量要多少呢?全部的問題三官大帝都不應允。
困惑不已的主委,一路問,一路“咦?”“ㄟ!?”了好幾聲,一時還脫口而出,跟三官大帝說:“阿你現在是怎麼樣”。好佳在最後他終於想到了,他問三官大帝說說,是不是今天沒有要指示,要三官大帝回去問,有多少鬼神要參加,我們也要回去問有多少新農跟田區要參加。才能指示要準備多少紙錢。這下三官大帝終於給了個聖杯,主委也露出一個瞭然於心的表心。
我才發現,這裡的神明也許照應著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。要自己想通,才有辦法對神明問出對的問題。
回想螞蟻東西被偷時主委的建議,我想那或許原本就是主委想通的事情。
國曆六號二號,農曆四月16,是正式祭拜的日子。美紅姐跟廟裡的歐巴桑大隊,從早開始張羅好要祭拜的牲品,水果、豆奶、米粉、鮮花、紙錢....
報名者眾,中午過後大家都在廟裡出現了,大家一起把桌子擺好,鮮花插上,供品一一佈置妥當,主委帶領大家向老大公、好兄弟說:“過去這些老農耕作的田地,因為農夫休息而沒有耕作,現在這些友善小農來到這裡,希望能夠復古,恢復過去田間的風景,這個地點、時間都經過指示,準備要來祭拜老大公,好兄弟。友善小農有心,準備了簡單的貢品,清香、清茶、素食、水果、金銀財寶,共同採買,希望老大公、好兄弟可以領收。讓這些小農夠有好收成,順利地在這裡耕作,平安順利。希望各位老大公、好兄弟不要客氣,盡情享用”。再由青松大哥用台語念誦參加的人員名單。接著分批燃燒紙錢,最後一批紙錢則是特別要給轉達旨意的神靈,帶著一起燃燒的名單上天廳。
名單不算短,青松大哥早先有交代我製作一張解析度較高田區衛星圖輸出,讓大家可以在上面標記自己的田區,也方便記錄每年祭拜過的田。
標記過後的地圖,雖然田區錯落,像打游擊一樣,租到一塊就種一塊,但儼然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。
傍晚六點,在天色還未變暗前,準時開桌,由廟裡的歐巴桑隊,幫大家用祭拜用的貢品跟新鮮的魚菜肉辦了好幾桌,一邊吃著,漸漸入夜,酒都開了,菜也吃得盡興,大家一桌一桌的起身,向陳榮昌主委,向村長,當地的前輩,青松夫婦敬酒,表達感謝之意。從大家的神情看起來,這一刻是很享受的,是感動的。
我們很多人都是從外地來,選擇在一個異鄉耕作,其實自己也有點戰戰兢兢,有沒有辦法尊重這個地方的習慣,能不能處得和諧,都藉由今天這樣的一個活動讓人定下心來了。
明珊就寫道:"原來融入他鄉是這種感覺,他和你分享他的田,和你分享他的經驗,和你分享他的信仰,和你分享他的廟宇,和你分享他的廟埕,和你分享這樣一個夜晚。"
我覺得這實在寫得好的不能再好了,也很貼切。而我心裡本來在想的信仰是什麼,好像也回到我原本就大概知道的那個簡單的答案了,就是人與人之間,人與自然之間,與神靈之間,真心誠意的互動與尊重了。

照片可見臉書相簿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edia/set/?set=a.664446686990679.1073741848.603384463096902&type=1
p.s.為了紀錄的完整一點,照片量較多。後面眾人喝掛宛若婚禮鬧場的畫面,大家可自行略過。

水神的尾牙:http://agriculturedesignworkshop.blogspot.tw/2015/02/blog-post_7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