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發現代耕業者跟小農間的關係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,好像搞不清楚關係的寄主跟宿主,到底是誰依靠誰。
我們這裡有一個代耕業者handchi大哥,他都會找小農去打工,所以如果你是找他插秧的,很可能會打工育到自己的秧苗。後來我發現這麼做需要勇氣跟擋頭,因為像遇到我這種白目的,就會問一些讓人有點抓狂的問題。
“handchi大哥~你這個粉紅色的水是什麼?只是消毒水嗎!?”
“handchi大哥~你有下什麼藥!?”
handchi大哥~~(青筋 青筋)
“厚,我加的那個是營養劑,很貴ㄟ!”
“我的培養土都自己作的耶,可以吃誒,你吃吃看!快去吃!”
“我的綠化場的草都用割的,都沒噴藥誒,你去看那個誰,他們的有這樣綠油油嗎!!!!有嗎!!”
這讓我想到青松大哥跟handchi的一段軼事,聽說handchi一開始不是很會育秈稻十號的秧苗,好像是因為秈十在苗盤裡產生的發芽力道太大,整疊苗盤會傾斜翻倒。不過當時handchi已經接下了青松大哥的委託,只好硬着頭皮帶酒去跟其他的秧苗場討教。
美虹姐說,有一天半夜就接到handchi的電話,叫他們馬上到育苗場來!。美紅姐翻白眼:大半夜的,叫我們去那裡看“沒發生什麼事的”秧苗,真的是瘋了!
不過handchi從此演化出育秈稻十號秧苗的加載技能。
我看過一些種子的資料,種子的任務就是去不同的地方發芽,可是種子沒長腳,所以要想很多辦法,像是長出魔鬼粘一般的毛,變得很好吃,或是豆莢成為種子發射器。因為小農的各種需求,或是代耕業者自己的精進,所以發展出不同的育苗方法,減藥、溫湯等等。
有一個被handchi大哥叫做“瘋婆”的小農在他那裡打工,最近我去的時候,看到她開始命令handchi大哥了,我在心裡真的是笑翻了,一個堂堂的代耕業者,居然被小農頤指氣使,叫他動作快一點,或是不准亂他亂放藥。
“這一批是我的秧苗噢,我會盯著你噢!”
我覺得有這種模式出現很不容易 ,也很有趣
,在handchi大哥崩潰前 ,他的每一個過程都有人超級在乎的看著 ,小農也藉由這樣的過程 ,理解體諒代耕的處境
。
青松大哥之前打電話來聊到,同樣都是育苗場的人手不夠,勞動力短缺,handchi大哥這裡的方法是找了小農們去幫忙,像是在綠化場搬運苗盤的部分,就很需要人手。但是也看到有別的代耕業者是在田裡加裝更自動化的設備,補足流失的人力。
不同想法跟運作模式的代耕業者,跟不同需求的農夫,不斷地挑戰對方、妥協、出包、淘汰、達成協議、發展新技能。在我短短的觀察時間裡,就看了好幾種正在快速演化的關係,有時候雖然看不懂,時時都深懷亂問問題採到雷的恐懼,但是實在是越看越有趣。
我發現代耕業者跟小農間的關係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,好像搞不清楚關係的寄主跟宿主,到底是誰依靠誰。
我們這裡有一個代耕業者handchi大哥,他都會找小農去打工,所以如果你是找他插秧的,很可能會打工育到自己的秧苗。後來我發現這麼做需要勇氣跟擋頭,因為像遇到我這種白目的,就會問一些讓人有點抓狂的問題。
“handchi大哥~你這個粉紅色的水是什麼?只是消毒水嗎!?”
“handchi大哥~你有下什麼藥!?”
handchi大哥~~(青筋 青筋)
“厚,我加的那個是營養劑,很貴ㄟ!”
“我的培養土都自己作的耶,可以吃誒,你吃吃看!快去吃!”
“我的綠化場的草都用割的,都沒噴藥誒,你去看那個誰,他們的有這樣綠油油嗎!!!!有嗎!!”
這讓我想到青松大哥跟handchi的一段軼事,聽說handchi一開始不是很會育秈稻十號的秧苗,好像是因為秈十在苗盤裡產生的發芽力道太大,整疊苗盤會傾斜翻倒。不過當時handchi已經接下了青松大哥的委託,只好硬着頭皮帶酒去跟其他的秧苗場討教。
美虹姐說,有一天半夜就接到handchi的電話,叫他們馬上到育苗場來!。美紅姐翻白眼:大半夜的,叫我們去那裡看“沒發生什麼事的”秧苗,真的是瘋了!
不過handchi從此演化出育秈稻十號秧苗的加載技能。
我看過一些種子的資料,種子的任務就是去不同的地方發芽,可是種子沒長腳,所以要想很多辦法,像是長出魔鬼粘一般的毛,變得很好吃,或是豆莢成為種子發射器。因為小農的各種需求,或是代耕業者自己的精進,所以發展出不同的育苗方法,減藥、溫湯等等。
有一個被handchi大哥叫做“瘋婆”的小農在他那裡打工,最近我去的時候,看到她開始命令handchi大哥了,我在心裡真的是笑翻了,一個堂堂的代耕業者,居然被小農頤指氣使,叫他動作快一點,或是不准亂他亂放藥。
“這一批是我的秧苗噢,我會盯著你噢!”
我覺得有這種模式出現很不容易 ,也很有趣
,在handchi大哥崩潰前 ,他的每一個過程都有人超級在乎的看著 ,小農也藉由這樣的過程 ,理解體諒代耕的處境
。
青松大哥之前打電話來聊到,同樣都是育苗場的人手不夠,勞動力短缺,handchi大哥這裡的方法是找了小農們去幫忙,像是在綠化場搬運苗盤的部分,就很需要人手。但是也看到有別的代耕業者是在田裡加裝更自動化的設備,補足流失的人力。
不同想法跟運作模式的代耕業者,跟不同需求的農夫,不斷地挑戰對方、妥協、出包、淘汰、達成協議、發展新技能。在我短短的觀察時間裡,就看了好幾種正在快速演化的關係,有時候雖然看不懂,時時都深懷亂問問題採到雷的恐懼,但是實在是越看越有趣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